大家有没有过身体特别难受的时候,心里琢磨是不是得了阑尾炎,或者是吃坏了肚子?要是我碰到这种事,就会给朋友萨莎打电话。
萨莎是个医生,我会问他:“我是否得赶紧跑去最近的急救中心?还是放轻松,等它自己好就行?”没错,我就是那种让人有点烦的朋友。
不过在2017年9月,情况有点不一样,是我的一些朋友突然打电话来征求我专业的看法。但我可不是医生,他们问我的竟是关于生与死的问题。
2017年9月究竟发生了什么呢?朝鲜一夜之间遍布各大新闻媒体,搞得人心惶惶。金正恩进行了导弹试射试验,这些导弹具备打击美国主要城市的潜力,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以“炮火与怒火”回应。
人们十分担忧焦灼的事态恶化,升级成潜在战争,甚至动用核武器。所以朋友们打电话来问:他们该不该恐慌,还是能放心?其实他们都在问一个根本问题:“我现在安全吗?”
我劝他们放轻松,说暂时不需要过多的担心,可这时我认识到他们问题里很讽刺的一点。他们没意识到,我们在这种如乌云笼罩,甚至有可能有蘑菇云的状况下生活了数十年,却都没怎么去想。
如今我的朋友和很多人不了解也不关注核武器,这并不奇怪。毕竟冷战结束后,美国和俄罗斯局势缓和,我们开始销毁核武器,这种武器慢慢的变成为历史,新一代人无需在核战争阴霾下长大。
还有其他问题造成人们不愿去想核武器。它既吓人又让人无所适从,我有时也希望当初选个愉快点的研究领域,比如学税法可能还更振奋人心。除此之外,我们正常的生活繁忙,有太多其他事要考虑,更愿意为那些看似能掌控的事操心,还觉得总有比自己聪明的人在全力解决核武器问题,好让大家平安。
另外,人们不爱讨论核武器,其中一个原因是核专家常用很多晦涩难懂的行话和专业术语,像CVID、ICBM、JCPOA,这让很多人难以理解。而且我觉得有时这些术语反而让我们对真正想讨论的东西麻木了。
实际上,尽管冷战以来核武器数量大幅度减少,但如今世界上仍有近一万五千枚核弹头,美国和俄罗斯拥有其中超90%,其他几个国家拥有数量较少,大概300枚左右或更少。
更糟糕的是,最新科技可能带来全新挑战。想象一下,某天一些国家可能把核打击决策权交给基于计算机算法的机器人,那用什么数据支持这些算法呢?想想就可怕。
此外,还有潜在的、网络攻击、计算差错和各国间的误会,核武器带来的噩梦与日俱增。不少前任政府官员和专家担心,我们现在比冷战任何一个时间里都更危险。
那我们能做些什么呢?谢天谢地,我们不用依靠50年代“卧倒并掩护”的建议。我们大家可以有所作为,为此要对现状提出几个基本问题,问问自己和政府官员,今天我就想和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三个问题。
现在核武器政策基于威慑理论,该理论于50年代提出,意思是一个国家拥有核武器能防止其他几个国家使用核武器,也就是“你核爆我,我就核爆你,大家都输”,某一些程度上双方陷入僵局,没人用武器,大家就安全。但这个理论存在实际问题,一些专家质疑现实是否真如此,它不能容忍丝毫失误和计算错误。
把下一代的存亡押在一个有争议且毫无容错率的理论上,实在让人不安,更不安的是要用核武器威胁蒸发地球另一边数以百万计的人。我们肯定能做得更好,发挥创造力解决复杂问题,毕竟这是人类制造的问题,应该有更人性的解决方案。
在美国这个民主政体中,总统可以决定是不是发动核打击,且无需咨询任何人。总统能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,可能在巨大压力下,基于错误计算或误解,决定数百万人,包括你我和整个社会的命运,甚至有可能推动人类走向毁灭。不过我们不必接受这样的现实,很多有核武器的国家并非如此,我们创造了这套体制,也能改变它,而且已经有相关运动在努力。
第三个问题是:“你们的政府官员对核武器了解多少,并且他们会代表你做出什么样的决定?”
国会在监督和讯问美国核武政策方面扮演重要角色,能决定拨款事项,代表民众。但不幸的是,冷战结束后,华盛顿对这样一些问题的理解程度显而易见地下降。尽管有新的优秀政治家出现,但普遍缺乏意识的情况仍令人担忧,毕竟这些人要做非常非常重要的决定。更糟糕的是,政府内的党派偏见与纷争也有影响。
然而,冷战结束时,对抗双方对核问题有深刻理解,还开展了合作项目,比如《纳恩-卢格减少威胁合作计划》,旨在控制与销毁前苏联不稳定的核原料。我们应该回到那种双边合作的状态,基于对挑战和核危机的理解来解决问题。
这就需要公众发挥作用,公众压力至关重要,领导人需要忠实选民的推动才会行动。为了创造这样的选民群体,我们大家可以问政府官员一些简单问题,比如“你对核武器了解多少?”“你麾下有无核专家?假如没有,重大决策时能向谁咨询请教?”
了解他们的想法,看是否与自己的看法和价值观相符。还可以问“你会怎么使用美国的国家财富?是用于新的核武军备竞赛,还是其他几个国家安全优先事项,比如网络安全或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?”“你是否愿意先放下党派争斗,解决威胁民众生命的现存问题?”
可能有人会说核武器政策太难理解,对普通大众太复杂,细节太多,还涉及“国家安全”,有些事必须机密。
但别被这种观点误导,我们会讨论医保、教育和环境等重要事情,核武器为何是特例?国会监督和公民参与同样适用于此,毕竟这关乎生死。我们可能意见不一,无论你觉得核武器能确保安全,还是认为它是累赘,都应该放下党派偏见和意识形态,好好聆听他人。
现在我能告诉大家,当初我没敢对朋友说的话:不,你并不安全,而且不只是因为朝鲜。不过你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力,要求选出的议员给出你能接受,以及千千万万民众能接受的问题答案。如果他们做不到,就反复提,直到他们做到。要是还没用,就找其他能代表你观点的人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可以改变“我安全吗?”这样的一个问题的答案。